需求不僅僅是套在產品經理頭上的“緊箍咒”,更是在每個產品的“生命線”。但是即使是公司的業(yè)務負責人,有時候對需求場景也不甚了解。本文作者圍繞“需求場景”展開分析,與你分享。
在幾家公司里做顧問,發(fā)現一個共性問題:老板或者業(yè)務負責人,沒辦法講清楚需求場景。
一、案例
有一個客戶,在某直銷品牌負責整個微信生態(tài)。核心目標是B端銷售線索,彈藥庫有小程序、企微、公眾號、視頻號、微信群。
我就問他:銷售線索都是從哪來的?
也就是說,在什么場景下會在微信里下單,而不是在線下,也不是聯(lián)系熟悉的銷售?
顯然他沒這么思考過,用推測語氣回答:可能是掃包裝上的二維碼?或者在線下活動里看到的?
只依賴常識就知道,沒有B端客戶會這樣下單,他并不了解需求場景。
交流后發(fā)現,這位負責人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「如何整合微信生態(tài)內這些工具」、「如何優(yōu)化小程序的體驗」、「策劃什么樣的促銷活動」這些事上面。做這些事并沒有問題,問題是在執(zhí)行這些措施之前,要了解這些現象是怎么發(fā)生的。
這類問題挺普遍的,共性在于把注意力都放在「做什么」上面,比如,該做什么活動、要優(yōu)化哪些功能、網上說的增長大法要不要試一下。
在我看來,「術」層面的事不是決定成敗的,關鍵是選擇做什么,以及用什么姿勢去做。
前提就要講清楚需求場景。
再回到這個客戶的案例,在回看了歷史數據和做了簡單的調研,大概就能得出結論。其中一個重要的用戶場景,是下單者和決策者并非同一人,決定買這個產品的是公司老板,但留資的是公司行政或助理。
那就意味著,微信生態(tài)的客戶實際上是行政或助理。
因為產品已經被決策者選定,所以他們最在意的不是價格,而是服務。比如貨品真假、送貨時間、售后服務等。
往小了說,這些事關系著這個產品買了會不會給自己之后添麻煩;往大了說,萬一出了問題不僅會被挨罵,可能飯碗就不保了。
所以,做好微信生態(tài)的關鍵點不是促銷活動,而是產品和服務的靠譜程度,是不是讓下單者省心省力。
在理解需求場景之后,后續(xù)執(zhí)行環(huán)節(jié)就有主心骨了。比如,在小程序里重點呈現什么內容、企微的價值是什么、視頻號講什么,這些問題就迎刃而解了。
二、概念
案例講完,那什么是需求場景?
需求場景,由用戶、場景、需求這三個要素組成。用戶是什么樣的群體、在什么樣的內在或外在場景下、有什么需求。
1)用戶
主要是指用戶畫像,但不是人口學特征的描述,比如用戶畫像是三線城市、20-30歲男性、本科學歷。
你能通過這個信息得到什么?能指導你做什么決策嗎?當然不能。
簡單堆砌人口學特征的字段,是毫無洞察的,沒有任何價值。因為缺少了對于群體的理解,不夠具體和鮮活,粒度也太粗。
舉個例子。
近幾年很多產品的目標受眾,都是在下沉市場里、30-50歲的女性。從十幾年前的母嬰產品,到幾年前的社群分銷,再到最近的知識付費(聽書/情感/育兒),都是這個群體。
這個群體有啥特征?
首先要知道我國大部分人是沒有職場的。也就是說,既不是國家公務人員,也不是外企、私企的打工者,而是自己做小買賣。
這樣的群體是時間自由,可以自己掌控,甚至空閑時間相對較多,可以做很多事。
其次在這個群體里,全職寶媽的特征更鮮活,簡單描述一下:
- 寶媽肩負照顧家庭的重擔,所以是全家生活支出的統(tǒng)一出口,也有大部分的決策權;
- 孩子的衣食住行和教育,主要是寶媽負責,所以相關的消費出口也在這里。教育的占比最大,學齡前是早教,中小學是補習班;
- 由于不在職場,寶媽的自我提升主要依賴讀書/聽書、上課/看直播聽課等來實現,有為知識付費的需求。
以上算是對用戶畫像的基本洞察,簡單示意,詳細內容至少可以寫成一個上萬字的文檔。
用戶畫像是用來理解用戶的、是用來做決策的,所以肯定是很典型和具體的幾個形象。對這件事的理解,像是這幾個人和你面對面交流過一樣,看到他們穿什么樣的衣服和鞋子、理解他們對各種事情的看法、感知他們的痛點和爽點、發(fā)現他們用詞粒度的差異等等。
對用戶群體的理解,如果能到這個程度,是很容易做決策的,至少是有決策源頭的。
2)場景
場景是指用戶所處的外部環(huán)境、地理位置、流程階段、處境、社會地位等,主要是指外部元素。
可以理解為,人有哪些需求和行為,會受外部環(huán)境的影響。
舉個例子。
在抖音上經常能看到一年幾萬塊甚至十幾萬的私董會,沒見識過的人肯定無法理解為什么有人會買。
我可以告訴你,如果你去了,沒準也會刷卡。
他們會把已經買過4999元線上課程的人,邀請到線下大會,提供極致奢華的服務。比如豪車接機、進酒店就能看到大屏幕上寫著歡迎自己的紅字、會場里提供最高規(guī)格的食品和酒水,等等。
關鍵是上臺分享的也都是銷售額上億的老板,整個會場充斥著有錢人的快樂。你會恍惚的認為自己和他們一樣,也有了千萬的營收,也過著有錢人的生活。
在這個場景下,主辦方告訴你,只要交十幾萬就可以成為尊貴會員,是不是很容易就會心動。畢竟,你也想加入他們的群體,成為有錢人的一員。
這就外部場景對個人決策的影響。
類似的案例很多,再講一個互聯(lián)網產品的案例。
我在貓眼電影工作的時候,為了感受用戶的整個流程體驗,經常去電影院看電影。從線上買票,到線下取票、觀影,再到看完再回到線上互動,一步不落。
在這個過程中,我有個洞察。
在觀眾們從影院走出的時候,我觀察他們的神態(tài)和行為,同時也試圖感知自己的感受。我發(fā)現幾乎所有人還沉浸在電影情節(jié)中,而且呈現的狀態(tài)與電影類型有關。
如果是爆米花喜劇,觀眾會很活潑和興奮;如果是催淚劇,就會很沉默甚至難過。
而且我發(fā)現,即使有的人是和同伴一起來的,在觀影結束后仍然很沉默,不一定會暢快的與同伴交流。畢竟情緒還在,這時候不太容易抒發(fā)出來,也不一定知道該怎么釋放,是很私人的事。
在這個場景下,我們給觀眾推送一個映后影評,而且是用電影的核心賣點做文案,效果非常好。打開率比大盤高很多,而且打開后的點贊、評論等互動數據也很好。
邏輯就是抓住了這個場景下,用戶即將決堤又不知道如何安置的情緒。通過一條內容,幫助用戶釋放出來。
為什么看了內容,就能釋放情感?
絕大部分用戶是不太擅長表達的,或者表達出來的,往往是低于自己真實感受的。但在看了更擅長表達的人的內容后,情緒就跟著出來了。
用一個粗俗點的表達,比如我想罵這個電影的導演,拍的什么爛東西,但我發(fā)現自己除了臟話也不知道說什么??晌以诰W上看到一段影評后,瞬間爽爆了。因為這段內容雖然一個臟字也沒有,但把這個導演媽的狗血淋頭。
3)需求
需求是有前置條件的,不同條件的組合,就有不同的需求。
這里說的前置條件,就是用戶畫像和場景。不同的用戶在不同的場景下,就會得出不同的需求。
比如用戶畫像有A1、A2,場景有B1、B2,那么需求就是A1和B1的組合,以及A1和B2、A2和B1、A2和B2的組合結果。
所以,在談需求的時候,絕對不能脫離用戶和場景,這是套餐。
需求是會變的。
同一個用戶群體,甚至同一個人,需求也不是一成不變的。因為用戶自身的階段和場景會變,需求也就變了。
這樣的案例太多了。
有個用戶每天打車上下班,便捷叫到車就是需求。但有一天他再也不打車上下班了,原因是自己買車了,需求就變了。
正因為需求會變,所以我們在做分析和決策的時候,要前后拉長用戶的需求周期,或者拼湊用戶和場景的各種組合,做好預期。
比如上面這個案例,這個用戶雖然買車了,不再打車,但可能有修車、買內飾、學習相關知識的需求。甚至買了車就可以注冊車主身份,可以接活兒了。這些都是在同一個出行平臺里,可以覆蓋的用戶需求。
再比如美團這樣的平臺,在婚戀品類有消費行為的用戶,離親子育兒也不遠了。
三、怎么做
說了這么多,作為一個業(yè)務負責人,怎么才能搞清楚需求場景呢?
我們已知的傳統(tǒng)方法,就是分析數據和做用戶調研,定量和定性結合,來取獲取對事物的認知。
我反對這樣的做法,不認為這能拿到接近真實的結論。
先說明下,這是我的觀點,或者說是工作經驗和方法。不代表這兩種方法絕對不能用,也沒有否定數據分析和用研這兩個崗位的意思。
為什么我反對?先描述一個場景:
公司的業(yè)務負責人,想了解自己的業(yè)務到底有哪些需求場景,于是把這個工作安排給了兩個角色。
一個是數據分析師,把需求背景和需求描述清楚,數分就去干活了。流程是先設計分析方法,然后取數和整理數據,再做分析,最終形成文檔交給負責人。
另一個是用戶研究,分析流程同樣是先設計,再收集樣本,最后分析并得出結論。不一樣的地方是,收集樣本的時候,是通過問卷、電話、小組、1v1這樣的方式實現的。
幾天后,業(yè)務負責人拿到了數分和用研產出的報告。所以,這個報告就是接近真相的結論嗎?業(yè)務負責人看完就真的能理解嗎?這里面會有多少信息折損?
要知道一個關鍵問題,無論數分還是用研,在產出報告的過程中,是有一個分析過程的。在這個過程里,一定是有分析者的理解。所以,業(yè)務負責人拿到的是一個經過某人理解后的結論,也就二手信息。
就好像你想嘗嘗這個饅頭的味道,但你懶得嚼,就讓別人先嚼爛了、吐出來,然后你再吃到嘴里,去品品這個饅頭的味道。
所以我反對的原因是:二手的信息,已經變味兒了。
另外,還有一個原因。
前面已經講過,需求場景是有用戶和場景兩個前置條件,在做數據分析和用戶調研的時候,是很難準確同時覆蓋這兩個條件的。
在做數據分析的時候,用戶選取是否符合用戶畫像的訴求?
在做用戶調研的時候,如何重現用戶真實場景?
我認為這都是很難做到的。即使有專業(yè)理論和工作方法的支撐,在執(zhí)行過程中也沒辦法真的做到位。
比如激勵用戶填問卷的方式和發(fā)放問卷的渠道,就會產生樣本偏差;比如訪談的環(huán)境和訪談者的技巧,都會影響被訪談者的反饋。
我的方法是什么?
一句話:親身下場,感受運轉業(yè)務的全部過程;
作為一個業(yè)務負責人,本來就應該去拿一手信息,自己做分析判斷。在我看來,是分內事。
說起來容易,做起來也不難,做到這三件事,就成功一半了:
首先,與幾個核心用戶定期交流。
目的不是為了服務或搞定用戶,而是要與前線業(yè)務建立聯(lián)系,有什么問題也有渠道獲取,讓自己有直觀的感受。
另外,也建立了多個信息渠道,避免所有信息都來自內部團隊,以防團隊制造信息壁壘,影響管理決策。
但與用戶保持聯(lián)系的時候,切記不要去做不該自己做的事,產生錯位。否則團隊就會有極大不安全感,認為工作都被老板做了,自己無事可干。
其次,像用戶一樣使用自己的產品。
又是一個非常簡單的道理。
講一個小事,我在工作的時候,經常遇到這種情況:創(chuàng)作者在群里咨詢的細節(jié)問題,我們經常答不上來,因為不知道。
這些問題都是偏常識的,只是比較細節(jié)。比如某個功能的入口在哪,在投放時候遇到某個問題該怎么操作。這并不是偶然情況,也不局限在某個團隊,還挺普遍的。
試想一下,如果功能都不熟,更不可能感知到創(chuàng)作者的痛點,因為兩者根本無法對話。
最后,學習相關理論。
對需求場景的理解,要有基本的理論常識,否則會限制洞察能力。
多讀經典理論書籍或教材,少讀當下暢銷書,這是我的選書方法。好書讀一本,會受益一生。
在科目類別上,建議去選心理學、社會學、傳播學、經濟學相關的書籍,對工作的幫助相對直接一些。本文不薦書,就不再展開。
專欄作家
韓敘,微信公眾號:運營狗工作日記,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。原貓眼電影產品運營專家,創(chuàng)業(yè)時經歷了0到1的艱辛,在百度時規(guī)劃了海量用戶的玩法。從業(yè)10年,專注互聯(lián)網運營領域,包括產品運營、用戶運營、社區(qū)運營和UGC運營。
題圖來自Unsplash,基于CC0協(xié)議。
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,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。
版權聲明:本文內容由互聯(lián)網用戶自發(fā)貢獻,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,不擁有所有權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。如發(fā)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/違法違規(guī)的內容, 請發(fā)送郵件至 舉報,一經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