進行扎根理論研究的過程不僅僅是對著資料生成一個理論,而是被研究者稱為“迭代”的一個過程。換言之,它是一個循環(huán)的過程,理論見解自資料中出現(xiàn)或被發(fā)現(xiàn),這些見解再受到檢驗,看它們如何解釋資料的其余部分,而這些部分又產生自己的理論見解,再將這些見解在資料當中加以檢驗,以此類推,循環(huán)往復。
采用扎根理論分析方法所生成的理論有時具有很強的情境特異性,即只適用于數(shù)量較為有限的情境之中。但由于這些理論總是扎根于從真實世界所得到的資料之中,因此它們不僅自身是一種研究結果,也可以成為進一步研究的堅實基礎。采用扎根理論分析方法所生成的理論有時具有很強的情境特異性,即只適用于數(shù)量較為有限的情境之中。但由于這些理論總是扎根于從真實世界所得到的資料之中,因此它們不僅自身是一種研究結果,也可以成為進一步研究的堅實基礎。
收集同時進行。研究者仔細審查訪談或參與式觀察的結果,并在收集下一批資料之前分析這些結果。隨著研究的推進,新的資料收集和資料分析不斷出現(xiàn),直到達到理論飽和狀態(tài),也就是再進一步收集資料已無法再產生新理論的階段。此時,研究者才能確信研究進程已經達到全面、窮盡的程度。
版權聲明:本文內容由互聯(lián)網(wǎng)用戶自發(fā)貢獻,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,不擁有所有權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。如發(fā)現(xiàn)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/違法違規(guī)的內容, 請發(fā)送郵件至 舉報,一經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。